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桃花源學習單──小朋友夢想中的王國

    還寄記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嗎?桃花源可謂中國的「烏托邦」,是個人人心之嚮往,卻不曾存在的美麗之地。林依綺老師藉由閱讀《晶晶的桃花源記》中的「被搞丟了的世界」一篇中,從簡單樸實的故事,讓小朋友進入桃花源的世界,去認識陶淵明所形容的美麗境界。同時,依綺老師讓小朋友發揮創意,想像自己的桃花源,從以下的學習單,我們可以感受到小朋友的夢想與創意,更可以看到小朋友對於繪畫構圖的大膽用色、沉穩下筆。


從小朋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期盼,有以下幾點:
一、房子代表安全感:小朋友的作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房子。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家的堅固代表安全感。從房子的顏色都為溫暖色系和鮮豔色系可以得知,小朋友認為家是最重要的,是遮風避雨、給予溫暖、安慰的地方,也是提供快樂氣息重要場所
二、植物代表乾淨無污染:小朋友的作品中出現頻率第二高的是植物,包含樹木、花朵和綠地。這些植物象徵小朋友渴望有個乾淨無污染的地方,加以昆蟲和動物出現在部分作品中,更可以體會出小朋友對於綠色地球的嚮往。從作品中不難發現小朋友對於環保意識的抬頭,只是除了擁有環保的意識和態度外,更需要這個社會帶領小朋友施行實際行動。

三、人代表心靈依靠:小朋友的作品中出現頻率第三高的是人,人代表著心靈的依靠。有了堅固的家和舒適的環境,心靈的滿足最大的來源便是家人或朋友。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家人和朋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幫助小朋友解決問題,還能給予心靈上的諮詢,是很重要的心靈依靠。

從下列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兩間國小的小朋友對於繪畫的解讀有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版面的運用:重寮國小的小朋友的構圖主要以個體繪製,也就是重視單一物件,並以多個單一物件組合成一幅整體的畫面。下潭國小剛好相反,小朋友善於利用整體版面,大部分的作品都會將版面填滿,構圖時是以整體版面作為考量,再逐一設計單一物件的比例大小。
二、工具的使用:重寮國小的小朋友在構圖時多案以徒手方式來畫輪廓,因此線條隨性,有較多曲線,展現重寮活潑的氛圍。下潭國小的小朋友則善於利用工具,例如圓規和直尺等,讓整體版面看起來井然有序,版面樸實整潔。
以下是重寮國小和下潭國小小朋友心目中的桃花源,從他們構築的世界中,其實隱藏著對這個世界的建議和期望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